董哥的聯絡方式
LINE ID : iwanthairblog
WhatsApp : +886952050373
目前分類:參與公益活動 (36)
- Mar 18 Thu 2010 15:59
聯合勸募捐款 (2010/03/18)
- Jan 28 Thu 2010 18:03
聯合勸募捐款 (2010/01/26)
- Nov 02 Mon 2009 15:29
聯合勸募捐款 (2009/11/02)
- Aug 13 Thu 2009 17:34
莫拉克風災救援捐款 (2009/08/08)
無法下南部救災出力,所以出錢表達心意~~
- Aug 01 Sat 2009 21:07
聯合勸募捐款 (2009/08/01)
- May 09 Sat 2009 21:33
聯合勸募捐款 (2009/05/08)
小舖的養髮商品已有很多購得的管道,促銷與同業競爭,所以這方面收入減少的情況下,與上次捐款隔了近五個月......。
但參與公益還是不能中斷的啦。我未來要的事:能夠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,成立一個扶助台灣偏遠郊區的弱勢兒童的非營利機構。如果你有錢,如果你有閒,如果你有心,有機會一起努力吧!!
- Dec 12 Fri 2008 21:50
聯合勸募捐款 (2008/12/12)
幸福的時候,我們容易遺忘失去依靠的兒童;富足的時候,我們總是忽略生活貧困的老人。
看再多的政治紛亂、聽再多的影劇八卦;倒不如關心身邊那一位需要被關愛的朋友。
這個社會需要的是更多的愛與包容....
- Nov 01 Sat 2008 22:54
參與弱勢兒童服務計畫
他們想長大,就等你用心啟動~~
1000位等待黃金早療的慢飛天使
對於發展遲緩暨身心障礙兒童而言,0-3歲是最佳治療黃金期。據資料顯示,6歲前接受適當的復健、教育,效果差距是6歲後的30倍,且節省至少3倍的社會成本。但目前國內0-6歲的身心障礙兒,早療資源仍有5分之4未被啟動。
- Jul 16 Wed 2008 17:37
聯合勸募捐款 (2008/07/16)
每當,面對新聞報導或連續劇情節中的暴力、失業、貧窮、家庭失和、重症不癒的畫面,我們可以輕易地選擇轉台不看,選擇收看帶來歡樂的綜藝節目。但是,對於某些人而言,那卻是他們關不掉,也轉不掉的人生。
根據內政部96年度資料顯示,全台低收入戶計有9萬682戶,人數近23萬人;同時,有39萬個新移民家庭仍處於較弱勢的社會中下層,61萬戶特殊際遇家庭必須在困境中生存,共有一百萬家庭正面臨著暴力、失業、貧窮等各項危機。
- May 10 Sat 2008 17:23
勵馨社會福利基金會捐款
- Feb 14 Thu 2008 19:11
聯合勸募捐款 (2008/02/14)
- Feb 14 Thu 2008 13:34
聯合勸募捐款 (2008/02/14)
- Nov 19 Mon 2007 15:33
聯合勸募捐款 (2007/11/16)
讓愛心沒有角落 愛的故事由你開始...
在M型社會的趨勢下,社會發展也呈現二極化,有人可以奢侈地花費,卻有更多的人連生活溫飽都有問題,因此花旗連續第十三年發起勸募活動,就是希望集結眾人的力量,幫助更多在角落裏沒有被注意到的人,尤其是沒有募款能力的公益團體,更需要我們的關心。每一個人只要從自己做起,發起愛的故事,相信一定會成為良性循環,帶動社會正面向善的力量。
- Sep 16 Sun 2007 18:46
參與『搶救生命、棄兒不捨』基金募集
「搶救生命 棄兒不捨」起因於為台灣每年有許多被拋棄、棄養的孩子。這些孩子在出生後被父母拋棄,或安置在育幼院;或是被當作貨品由人口販子仲介買賣,而買父母卻謊稱拾獲棄兒私自留養。然而不論何種原因的拋棄,都造成孩子沒有戶口、沒有身分地度過他們的童年,在成長過程中遭遇許多困難,而且失去他們成長所依賴的愛....
根據兒福聯盟調查,去年(民國九十五年)的棄兒人數比民國九十年增加了四成,總計有509個孩子被遺棄,平均每天有1.4個孩子無家可歸,隨著社會發展多元化,「經濟困難」、「非婚收子」及「家長能力不足」是造成棄兒問題日趨嚴重的主因,在棄兒越來越多的情況下,願意收養孩子的家庭卻越來越少,以去年(民國九十五年)為例,被收養人數就比十年前減少近三成五(34.9%),因應棄兒、收、出養問題越來越複雜,因此兒福聯盟自民國九十一年開始以「搶救生命棄兒不捨」為主題募款,不但針對兒盟會內服務的棄兒進行生活照顧基金的募集,更要為兒盟長期服務的收出養兒開發穩定且持續的捐款與關懷,並透過募款期間的宣導,加強對棄兒保護與收出養議題的宣導。這些難以收養的棄兒,包括病寶寶、毒寶寶及黑寶寶,苦於一般台灣民眾收養觀念仍趨保守的情形,甚至錯過了收養的黃金時期,遭到收養家庭排斥。(出自兒福聯盟文教基金會)
- Jun 28 Thu 2007 13:22
參與弱勢兒童服務計畫
我常在想,台灣是一個可以號稱是已開發的國家嗎?傲人的外匯存底?自豪的國民平均所得?股市即將破萬點?
這些表面上的財富真的可以代表台灣的富足嗎?那貧富差距擴大、M型社會形成、內線交易嚴重、社會福利縮水又代表什麼?
一個成熟的已開發國家,不只在意經濟的榮景,而是在於對於社會中的弱勢族群,包括身心障礙者、農民、兒童、長者等,是否有給予妥善的關懷與照顧,這些弱勢族群,可能是我們的親人、朋友、鄰居。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是個天真可愛的兒童,也終有一天會是需要安養的老人,同理設想,當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,不也是希望他人能夠伸出援手?如果我們得到了財富,卻也忽略了兒童的溫飽、農人的辛勞、身心障礙者的權利,那恐怕我們失去的是彼此的愛與信任,以及更多的社會成本,這會遠比我們得到的還來的多吧。
電視媒體不揭露,還真讓人不敢相信,在台灣的某個角落,有一群孩子連一頓早餐都難以溫飽,有一群身心障礙的孩子卻因為沒有及早治療,失去了成長與發展的機會;更有一些孩子,失去了家人的依靠,要讓他們在小小的年紀卻要獨立生活,令人情而以戡?